【黨史學習專欄】心得體會:涵養學史明志的精神坐標
文:張馨 來源:萬隆 時間:2021-06-18 17:52:59 閱覽數:138
百年歲月崢嶸,恰是風華正茂。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,也是“十四五”開局之年,這個極具承前啟后意義的重要時刻,我們將加強黨史學習教育作為當前重點工作持續推進、不斷深化。那么結合我們當前具體工作,就如何落實好黨史學習教育工作任務,本人有以下幾點思考,不足之處,還請批評指正。
首先是學習根源的問題,也就是我們為什么學。我想這個問題,是需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的。眾所周知,在四大文明古國中,只有我們中國的前面未有“古”字,這說明從古至今,我們的文化始終未有斷層,淵源不衰、生生不息。同時相比其他古國而言,我們的歷史創造也更加豐富多樣,瓷器、茶葉、絲綢、四大發明等等,很多物品直至今時仍是具有現實意義的。那么說到這里,我們大家有什么感受,是不是對我們民族發展歷史的一種崇敬之情、自豪之感油然而生?這就是我想說的第一個方面,就像吳晗先生說的那樣,歷史是一份無比珍貴的遺產,是非常值得我們自豪和驕傲的。我們今天學習“四史”,從字里行間感受這百年來我黨歷經困苦卻初心不改;感受這百年來各族人民心手相牽頑強奮斗;感受這百年來無數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繼、血灑神州等等,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嘆來路艱辛、感悟民族氣節、叩問使命初心,這就是我們學習黨史的一個重要原因,就是將學習過程轉換為我們開展工作的思想財富和精神動力。同時在回顧我黨的發展進程中我們不難看出,我們的黨也是在曲折中前進,也是在不斷修正和完善中總結了經驗成果、成熟了路線方針。統一思想路線、修正錯誤主義、轉變會風文風、打破“大鍋飯”模式等,很多正確的思想理論,放在我們現在也是同樣適用的,所謂以史為鏡,我們現階段的學習,同樣也是借鑒經驗、啟迪思想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,鑒往思來、向史而新,努力做到在學習領悟中汲取前行力量。
接下來是怎么學的問題,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,是牢記初心使命、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的必然要求。要落實好這個必然要求,就需要我們從思想上認識到學習黨史的重要性,認識到這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、扎實落實的必要工作。要嘗試著跳出學習看學習,我們不僅僅是要學理論,更要在學習理論知識的過程中發現一些好的思想原理、好的經驗做法,進而達到汲取智慧、推動實踐的現實意義。同時還應該在創新學習模式等方面進行探索總結,例如與線上學習平臺的結合,以及用好紅色資源,開展紅色基地參觀學習等主題活動,讓理論學習從書本里走出來,讓黨員同志能夠設身處地的感悟紅色文化,進而推進黨史教育學習工作更加鮮活、更具生命力。
最后是關于黨史學習的意義,在學思踐悟堅定理想的基礎上,更應該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,也就是說我們要通過學習“量”的積累,促進形成在武裝思想、指導實踐等方面上“質”的飛躍。本年度在落實黨史學習工作中,我們也提出了諸如黨員包保、黨員志愿服務先鋒行、我為群眾辦實事等一系列實踐活動,為的就是提升我們理論聯系實際、服務生產的能力水平,就是要求每一名黨員干部要進一步強化公仆意識和群眾情懷,促進形成以黨員模范帶頭匯聚企業發展、改革攻堅的強大合力,切實將這場學習教育工作挖透夯實、取得實效。
初心不與年俱老,奮斗永似少年時?;仡欬h的百年歷程,我們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,戰勝一個又一個挑戰。馬克思曾經說過,“最先朝氣蓬勃地投入新生活的人,他們的命運是令人羨慕的”,而如今的我們,也正迎來了“十四五”這個全新征程。立足新發展階段,貫徹新發展理念,構建新發展格局,我們更應該比歷史上任何一個階段都更有斗志、更有力量、更具活力。學史明志、知史愛黨,就讓我們緊緊團結在黨中央周圍,深化精神坐標、堅定理想信念、踐行初心使命,讓紅色基因牢牢扎根在心靈深處,我們的國家就一定會成為革命先輩所期望的那樣,“有個可贊美的光明前途”!
(編輯:張會云)
Copyright (C) 2009 山西晉城宏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地址:晉城市北石店 電話:0356-3664455 傳真:0356-3663741
備案號:晉ICP備10001415號 晉公網備14050002000591號